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深度调查大学生炒股 股起勇气来青春不赔本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4日 17:22 申江服务导报

  ◎文/记者职烨 实习生江天宇◎协助调查/实习生李心垚◎图 /IC

  终于放假了。念大学二年级的金融系学生方泳霖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从课桌里挖出手机看那些红红绿绿的数据线,他现在每天早晨9点起床,开机,打开股票软件,看那些数字在黑色的屏幕上翻动。他常常和同学在QQ上讨论哪支股票有前途,企图通过这个暑假“把损失填平”。

  在他们学校,“炒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方泳霖所在的金融班,股民超过半数,当然,套牢的是大多数。

  前一阵,股市大涨,许多“80后”的学生股民耐不住这波行情的撺掇,纷纷举钱入市。然而,资金少、易冲动、较盲从———赚钱并非他们想象得那般容易。

  这两天,股市回暖。学生股民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学生开户人数再次攀升……本报记者对大学生炒股的悲欢离合作了一番详细调查。

  网游不打,改炒

股票

  在学生中,方泳霖算是个老股民了。刚入学的时候,同学听说他炒股,都觉得是件稀奇事儿。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炒股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家纷纷谈股论今,“资深股民”方泳霖经常被同学拉着讨论、分析走势。

  方泳霖的同学小徐所在的寝室有4个男生。一年前,放了学他们的课余活动就是一人一台电脑,联机打网络游戏。现在不同了,白天晚上神侃卧谈的话题都是股票。

  打工收入成了股本

  周晓(化名),某校计算机系大三学生。他进大学后从学生超市的收银员做起,因为踏实努力,大二就升了超市的经理,每个月有1000元固定收入。再加上兼了几份家教,两年下来,积攒了2万元存款。今年初,见股市火爆,他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便将2万元一下投入股市。周晓盘算了一下,在超市每天放了课就要去盯着,一个月也就1000块钱,股市里一天就回来了,实在来得太容易。

  家长是座“金山”

  陈莉(化名),某校新闻系大三学生,被同学们称作“女大款”。她实习的单位里人人都在炒股,看着周围的人天天一万一万地挣钱,她总觉得赚钱是件容易的事儿。今年初,她问父亲要了10万元资金,杀入股市。

  她没有逃过“5·30”。

  从那天开始,她手里的股票经历5个跌停,原先3万元的盈利不仅全部擦光,还损失了2万元本金。她一扫前两天得意的神色,成天苦脸抱怨:2万块可以买20个ipod随身听、学10次新东方、还可以买许许多多平时舍不得买的漂亮衣服、鞋子。当然,衣服还是可以买的,只不过又得跟老爸发嗲要钱了。

  炒股炒成“卡奴”

  今年上半年,某高校物流专业的小丁初入股市屡战屡捷,一下子赚了几千块钱。顿时起了贪心,就在“5·30”发生前不久,他从信用卡里一下子透支提现出来1万元,加大炒股筹码。

  连吃5个跌停板的小丁严重套牢,不仅没有大赚一笔,还日复一日“加息”,至今已欠下银行6000多元。这两天,股市虽然又重新翻红,但他手里的那几只股票却趴在低价动也不动,他不敢回家过暑假,骗爸爸妈妈要留在学校读书,其实却天天窝在寝室吃泡面研究行情,企图东山再起,起码先把银行的债还清。

  逃课盯盘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向记者表示,学生炒股本身无所谓对还是错,但因为炒股影响了上课,可绝对是需要抵制的行为。“不少同学逃课在寝室盯盘,实在逃不过,就下载了炒股软件在手机上,一边上课一边看。”

  “三个月的努力,三天不看,伤心欲绝”某职业技术学校的小张,用这个名字做自己的QQ签名已经两个月。5月30日开始的股市狂泻,让他的资金在三天之内缩水了一半,而那三天,小张在参加学校的某项考试,他懊悔不已。小张坦言,炒股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很有影响,“我们寝室的同学都在炒股,行情紧张时,没有人会舍得从电脑前走开去上课。”

  股票翻本

  为了早些挽回损失,即使是在期末考试期间,小李也把手中的股票盯得紧紧的。当问及功课差怎么办时,小李回答:“我们专业考试很简单,只要及格就行,考前一两天复习一下基本能过关。”除了睡觉,他的生活中只剩下股票———上课用手机上网看股、下课向专业老师讨教、回宿舍潜心研究、还千方百计地从证券公司探听“内幕”。比那些专业的股民还要专业。

  钱没赚进,输掉友谊

  扎婆、小茅、小杨是某高校一个寝室的室友,绰号“三剑客”。平时关系好到可以同睡一张床,同吃一碗饭。

  因为资金不够,“三剑客”集合入股———赚了平分,输了共摊。

  得到小道消息,买入一只“黑马”后,“三剑客”轮流逃课值班看盘,及时互通行情。看着价格一点点上扬,三姐妹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不久,股市大跌。合买的那只股更是衰中极品,“抛”还是“留”,三姐妹认识以来第一次出现了重大分歧,时间不等人,最后扎婆快刀斩乱麻,割肉出局。发财梦成了泡影,还伤了姐妹间的和气,原来本欢欢喜喜的“三剑客”,自此分道扬镳。

  老股民教训“三无”新人

  CICI是今年春节后进入股市。作为一名典型的“80后”“三无”股民(没技术、没经验、没时间),刚开始他还比较谨慎,但买什么涨什么的战绩让他自我感觉越来越好。“

中国经济形势这么好,又是奥运会又是世博会,这股票还能跌?”快成了他的口头禅。

  看到儿子苗头不对,CICI的父亲给儿子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记载了他作为中国第一代股民入市10年的经历,尤其是几次熊市留下的“血泪史”。CICI却不以为然,他嫌父亲太胆小,一点没有冒险精神。

  可接下来的暴跌让CICI从天堂掉入地狱。第一个跌停,CICI听从了一个“老法师”的话,熬住了,第二个跌停,电视上的股评家言之凿凿地劝大家等反弹,没抛;第三个跌停,“老法师”不见了踪影,股评家变了口风,CICI彻底慌了神。第六个跌停,CICI抗不牢了,割肉出局。孰料,大盘瞬时回暖,那个股票也接连涨停。

  父亲的警告变成了现实。老股民毕竟还是老股民,大学生股民需要学的,还有很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